太白兄 ,同走汝与鄙人同行数载,日作至交之情 ,文字恐难相报。同走我之于翰林正如天上之于地下,日作余度几载,文字不料太白鬓发已霜。同走青莲,日作汝欲谢世,文字余亦欲与汝离别 。同走算了 ,日作算了,文字太白兄还记住,同走咱们一同走过的日作日子吗?
余方为黄口小儿之时,君作《静夜思》,文字余尚不知白兄思何物,亦不知思乡为何物 。却将“举头望明月,垂头思故土”滚瓜烂熟。哦 ,布鼓雷门,真实羞愧。
余闻汝辞南陵父老入京,余亦以豆蔻之年入庠序 ,正是海阔凭鱼跃,天高任鸟飞,满腔豪情。“仰天大笑出门去,我辈岂是蓬蒿人?”之情,与君共勉。
君既入长安,为翰林待诏 ,皇城之下 ,京畿之中 ,于皇帝脚下发挥济世之才。余不才 ,不敢以太白兄自比 ,却亦尽己所能,展己之才,赏读太白兄之近作 ,亦是同感。展能成志 ,向美而生,为君共信“披荆斩棘会有时 ,直挂云帆济沧海” 。
“李白斗酒诗百篇,长安肆中酒家眠。”太白兄上《强唐鸿策》不成 ,余亦心急。见白兄鲲鹏之志不展,悲哉,悲哉。入本校之翌年,余亦后继乏力,又为。满分作文网www.ZuoWenWang.net。第三年的重压所迫 。白兄 ,风雨之后